又一个代课教师的感人故事,日薪一斤苞谷,“他既是教师,又是校长,同时还是勤杂工,他不仅要给学生们上课,还要到山下背水给孩子们喝。”
确实让人感动,也许足够感动中国,只是……为什么又是山区的代课教师?一年又一年,我们的感人故事为什么还是这么多?
问题的一个方面是国家财政对于国民教育投入的不足,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不过这还远远不是故事的全部,甚至不是故事的主要部分。
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资金的投入究竟是如何分配的。前两年那个拍脑袋的教育部出台过一个全面废止民办教师的政策,后来不得不自扇耳光把政策收回了,因为很多偏远山村都根本招不到教师,更不要说是公办教师了。那么说中国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吗?我不这么认为。
似乎范美忠老师一鸣惊人之后曾经颇引起一些人的感叹:“北大毕业居然去做中学教师?!”其实在现今中国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慢说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做中学教师一点儿不罕见,博士们为争夺一个中学教师位置打得头破血流的也是屡见不鲜,理由很简单也很直白——中学教师赚得比大学副教授多。当然也有一个前提:大城市。
北京上海……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中小学生唱哪几出京剧都能惊动教育部,学生的素质自然也是出类拔萃,高考分数线低几十分有什么不合理的吗?一旦出了这个圈子,有个成语很贴切,每况愈下,而且恐怕是指数递减。到了村里还能剩下什么呢?当然就只有老乡们合伙捐出点儿苞米棒子了。试问有几个头脑“正常”的大学生愿意为这几斗玉米棒子去感动中国呢?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受教育飞出大山呢?
前几天回到我读书的高中踢球,看到今年高考录取的榜单,惊讶地发现排名前列的学生几乎是清一色来自两个班级,也就是说,这是两个重点班,而被忽视的是二十多个非重点班……我特地同校长谈了这件事情,因为我不喜欢这样的发展趋势,至少在我读书的时候还不是这样。首先,区别教育的效果并不好,从高考成绩上可以看出来,人为催生的过度竞争不一定会创造积极的动力。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并不公平。高中教育虽然还不是普及教育,但是公立学校至少不应该成为贵族教育。我相信社会的进步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不在于多一两个“精英”。可惜话语权一直把握在极少数“精英”手里。
人总是有私心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受到最好的教育,甚至不惜倾家荡产,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上一辈的“精英”们自然也会努力培养下一辈的“精英”,而且在中国当前的权力体制下,他们有这个能力。所以北京的教育越来越好,而山村的老师越来越少……即使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力度加大,这个分化的趋势也不会改变——人生而不平等,除非我们有一个平等的制度,人们有平等的话语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