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2007

一米线

“一米线”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里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了,司空见惯到大家熟视无睹的程度。不过直到最近一次在首都机场乘飞机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安检入口处立着几块醒目的说明,专门对“一米线”的来历做了个解释:一米线是从西方开始出现的,有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米的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安全距离……

看完这个,眼前第一个浮现出的就是从前在Magnum看到的一张民国时期上海人在银行门口排队领黄金的照片(因通货膨胀严重,银行不得不向个人发放配额黄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嘛,用个时髦的词汇,那叫“零距离接触”,最后有4个人被活活挤死。现在有了一米线又如何呢?不管是在银行还是在收款台,只要排队的人数超过三个,相邻两人距离超过30cm,瞬间就会有人插进来,所以你要是真的坚持老老实实等在一米线之外的话,那大概确实要等到花儿也谢了,当然,如果你是身高2米体格壮硕面带杀气的超级猛男除外。

我在抱怨吗?不不不,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而且我也早就已经习惯了,并开始明白这其实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在不久以前,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还少得可怜,三代同堂挤在十几平米的小屋里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当然个人隐私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所以排队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节约空间,或者干脆也不必那么多讲究了,大家挤在一起“公平竞争”吧。春节那会儿听说为了迎奥运北京还组织公交排队,真是可笑,结果不出所料,不出俩月,又一切照旧了。我没去过香港,听说香港人在那边排队是很自觉的,但是一旦过了罗湖口岸之后就跟内地人没有两样了,看来他们也并不是从心底里对个人空间有太高的要求的。

当然,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也是根据物质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的。现在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了,对空间的要求提高一点也是正常。不过在公共空间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供分配,那你也只能忍着点儿。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参加xx代表的讨论会(那也是最后一次跟官僚体系合作的经历),居然有一个代表用个人安全感为理由维护一人占多座位的合理性,当时真想把书包扔到他脸上去。那会清华的自习教室何其紧张,一人一个座都抢不到,还讲究个屁个人安全感,我不管你是什么富家子弟,要怕不安全,回家躲着去好了。

说实话,我也不喜欢取钱的时候身后有个人贴着的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所以对于一米线的出现,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是大可不必因为西方人用了一米线就非说中国人也最适合一米的距离,同样,排队也好,遵守交规也好,社会文化的东西,总要有个缓慢的过渡过程,条件成熟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这可不是靠红头文件和严打能够实现的。

诚然像新加坡那样靠严格管理维护秩序的“成功”案例也不是没有,但是如果多数新加坡人并不喜欢这样严苛的法律的话,我想这样的成功也并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谁会喜欢生活在一个处处有“电屏”被老大哥监视的社会环境中呢?所谓自觉,还是要靠自己觉悟才行。

1 comment:

Harrison said...

赞信天翁的现实观点。另,排队时候要是有插队的,我就当众直接提醒他,让他乖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