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07

熊猫之死

偶然在电视新闻里得知“祥祥”的死讯,凑巧此时我正身在卧龙。

对于饲养员和跟踪研究人员来说,遗憾与伤心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外界的反应如何,我一无所知;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消息并不值得惊讶,何况还是一个严重迟到的消息。动物的野化和放归属于科学实验,所以无论成败,都属于正常的实验结果,正像传说中爱迪生发明灯泡的经历一样,最后成功源自于前面3000次的失败。祥祥的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多年来的人工繁育和圈养的确使得熊猫部分失去了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当然,这究竟是基因水平上的退化还是行为发育水平上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就科学价值而言,野化实验的这一次失败来得正当其时。

正在令人惊奇和不解的是,新闻中明确指出祥祥的尸体被发现是在2月19日,那么为何要延迟至今才对外透露?总不会也同矿难事件一样想瞒天过海吧?其实上个月我在与保护区内部人员的一次交谈中就已经对此事有所察觉,当时对方欲言又止,令人疑惑。抱歉,我实在想不出隐瞒一次普通科学实验结果的动机何在,倘是军事机密也就罢了,可是熊猫野化有什么可保密的呢?左思右想,也只能向熊猫背后的政治意义延伸。

由于种种原因,熊猫这种普通的哺乳动物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内涵,以至于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生物学意义:国家层面上,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外交的形象大使,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说团团圆圆是打入台湾内部的大陆特工倒也不全是无理取闹;地方层面上,熊猫一直是卧龙特区的立身之本,4000多老百姓确有近千人的管理局,若不是国宝支撑,怎么可能。

长期以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及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并非野生动物的原位保护,而是熊猫的人工繁殖,数量上倒也确实成绩斐然,每年新增10-20只小宝宝,成活率超过90%,以至于到了“熊满为患”的程度,不得不另建新园。至于人工繁殖的质量,则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连续的近亲繁殖再加上与终生世隔绝的铁笼生活,这些国宝的种群质量不能不令人担忧。于是在迟到了数十年之后,年轻力壮的“祥祥”走出牢笼,它不仅仅要接受陌生的自然环境的严酷挑战,更背负着庞大的人工繁育种群的命运,还有中国人民特别是相关负责人员的殷切希望,实可谓重任在肩,只许胜不可败。然而现实只认可自然规律,根本不近人情,在野化实验的第一个冬天,“祥祥”并不出人意料地出了“意外”。观测人员在雪地里发现了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祥祥,显然它是在与同类的争斗中败下阵来了。一般来说,动物行为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人为干预的最小化,虽然有时候眼睁睁地看着一只动物死去确实显得有些残忍,但为了整个种群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也为了科学的客观性,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出于种种原因,熊猫研究中心不但救活了祥祥,还在它恢复之后将其放归,也许是寄希望于这一次仅仅是一个意外。然而在不久之后,这个希望就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

祥祥的死到底能说明什么?从科学上来讲,现在还言之过早。要证明笼养熊猫的野外生存能力,一个样本的实验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好的实验设计,更多的野化个体以及对照观测,这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好在新的工作已经开始起步。更多的顾虑来自于政治层面,相关部门担心公众的误读,更担心上级部门对自己工作成绩的否定,这些顾虑使得熊猫之死变得扑朔迷离,科学也总是这样受到政治的羁绊。不过话又说回来,与其说熊猫是一种野生动物倒不如称之为政治动物更为妥当,就像一个街头青年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演艺明星,整个的个人价值体系彻底颠倒,在熊猫身上坚持理想主义的动物保护,也确实有一点儿自欺欺人的味道了。

总之,这一次还算好,只是延迟,至少没有说谎。

1 comment:

Harrison said...

手动引用通告:
http://www.planta.cn/forum/viewtopic.php?t=3951
谢谢。

(既然没有列反向链接项目,偶就手动引用通告了,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