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06

绿色能源的绿色问题

眼见着穆斯林兄弟手里的石油价格在一路飘红,能源问题也显得越发的紧张起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俨然成了全人类未来的救命稻草,其中生物能源更是以其非比寻常的绿色声望而一枝独秀。一向以热衷环保的而著称的德国人在这方面自然也不甘落后,前几日刚刚读过一则关于德国推广生物柴油的新闻,据说已经有专门使用油菜籽作原料的炼油厂和发电站,使人眼前一亮。

不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经济活动的空间关联也越来越复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情况越来越多,反之亦然。这不,今天就在《明镜周刊》上找到这么一篇“自暴家丑”的文章,于是在杞人忧天之余倒也更令我对德国人的“国际主义”环保意识肃然起敬了。

Biofuels: When Renewable Energy Is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 SPIEGEL ONLINE - News

生物柴油本身的绿色属性倒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仅仅从终产物来判断整个产业的性质还为时过早。原来用于制造柴油的主要原料棕榈油绝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印尼及马来西亚),而自从棕榈油制造柴油的潜力被开发出来之后,棕榈油的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自然也非往日可比,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印尼政府计划的将热带雨林开辟为棕榈种植园:要供应欧盟百分之一的能源需求,就需要三百万公顷的种植面积。雨林换柴油,何谈绿色之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损失的是东南亚的雨林,受益的是欧洲人的环境,况且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貌似生态悲剧又一次不可避免了。没想到德国议会还真的开始认真讨论这个“国际问题”了,一下让人想起前两年德国政府出手干预西门子向中国转让核电站的事情,可惜只怕是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片好意,又要被习惯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发展中国家人民骂作“狗拿耗子”了。

这件事情的两点启示:

一、要判断一项活动的环境效应,不能仅限于考察终端结果,还要在时间和空间的多尺度上对整个过程做分析。

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相应的环境意识也大相径庭,如何协调跨国合作时面临的观念和现实差异,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实际的问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