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2006

学万人敌

信天翁 写于2005年12月29日

早年略读《史记》,尤喜《项羽本纪》一篇,反复诵读,每每自“学万人敌”为之钦敬,至“天之亡我”而叹惋。今复拾此篇,方觉太史公之妙笔更在词句之外。

自“拔剑斩守头”起,洋洋万言间,出鞘长剑横扫中原,或骁勇,破釜沉舟,“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或暴戾,“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锋芒之下陈尸遍野,终至“自刎而死”方得尘埃落定。然纵观通篇之起伏,皆隐于开篇之寥寥数语。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 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一语既出,绝世之霸王已跃然纸上,以如此之雄心,成其战功已不足惊。然而“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草率暴躁、刚愎自矜之性格,又为其垓下之败埋下伏笔。待观始皇游会稽时“彼可取而代之”之狂言,更几乎注定其大开大阖的人生轨迹。古语尝言:“三岁看 老”,虽有夸张之色,但年少之言行确可昭其未来之命运,太史公之意甚明。

时 隔多年,大凡描述战况之文字都早已淡忘,惟有“学万人敌”四字清晰如昨,然今日之“万人敌”又当从何处学?观今之教育,皆分门别类深度细化,急功近利之风 日盛,绝少有触及为学之根本,更少有耐心投入于基础之筑建,以致为学为师者难以立身。想我初入高校之时,空有一纸分数与豪情,实则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 求知的渴望与迷茫并存。无黄史公垂青,只得手捧“培养计划”如救世箴言,四年浑浑噩噩,方知其本末倒置误人之甚,可惜时光已无从倒转,愧领学士证书,实无 治世之才,无怪乎“办证”之风日甚,真假难辨。今自主读书,重修数学,始得管窥科学,解析世界,明自身之责任。偶得往昔校长之训言,方知今之高校早已非为 求学育人所设,实乃技工流水生产线,出产之成品多半规格化一,锋芒无存,幸而斧凿之下偶有遗漏,得见棱角分明、光华闪烁之材,或可为“万人敌”,成明日之 奇功亦未可知,是为希望所在。

今又一年恍然将别,而自身依旧文不成武不就,“万人敌”更无从谈起,弱冠早过,继续空谈志远越发可笑,故如友人所嘱,秉致远之心以期厚积而薄发。特作文以砺之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

Harrison said...

收藏夹里,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