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2006

“我们”是谁

信天翁 写于2006年05月24日

在 我所了解的各种文化中,“我们”都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词汇,我在读中学那会儿也喜欢把这个词挂在嘴边用来给自己“壮胆”,可是却很少思考过“我们”究竟是 谁。这可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我所能确定的一点就只是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我们”对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我们”所代表的可能是家庭,族群,阶 级,国家,乃至广义的人类社会,也可能只等同于单数的“我”,这一现象显示出不同人在意识尺度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决策。经济学家很少思考这个问 题,因为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假设就是所有人都是理性的独立个体,即具有自私、精于计算、永远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均一的属性,只有 “我”,没有“我们”。但回避问题并不等于消除问题,恰恰相反,它在现实生活中制造了无数难题,很多行为难以解释,很多预测偏差巨大,很多问题无非解决。 或许只有返回到文化中去寻找答案,重新认真审视文化背景差异对社会行为决策的关键性影响,重读亚当?斯密:“行为的特征和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体所 属的社群中流行的情感习惯和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模式的影响。”我不敢奢望也没有能力全面地探讨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只是想试探性地分析一下不同经济和文化 背景的人在使用“我们”时所隐含的意识尺度。

不妨就从身边事谈起,问题虽貌似微不足道,且有不雅之嫌,然窥一斑可见全豹:不幸分到没有内卫的宿舍,只能四间宿舍12个 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本来公用卫生间除了需要多跑几步倒也没什么不方便的,但是偏巧马桶的冲水踏板不大灵光,三五脚下去也未必出水,后勤 一直睁一眼闭一眼,反正还能凑合着用就行了。可是有人不能凑合,从搬进来第一天起,如厕后不冲水的情况就时有发生,一年来非但未有改观,反而每况愈下,如 今若能遇一干净马桶就算运气了。堂堂中科院研究生宿舍,何以出现如此尴尬局面?与其空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抱怨,不如冷静地分析一下缘由。为了简化 问题,先从博弈模型入手,不失一般性,假定遇干净马桶得利a,遇脏马桶利益损失b,冲水利益损失为ca>c,则支付矩阵如下:


干净马桶

脏马桶

冲水

a-c

-b-c

不冲水

a

-b

如 果单纯从个人利益考虑,显然不冲水才是最“理性”的选择,于是我所遇到的马桶问题就得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也显然远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如同“囚徒 困境”一样,这也是一个看似没有出路的困局,唯一的能够保证平均收益最大的解就是大家都选择冲水,但不是一个稳定解,从数学上来讲,不冲马桶才是唯一的稳 定点,一个悲剧性的结论??一般称之为“公地的悲剧”。小到闯红灯,大到环保问题,只需稍加留意,生活中这样的“悲剧”不胜枚举。我以前还曾经编写过一个 关于社会财富分配的模型,结论也同样令人失望。朋友告诉我,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学上就已经论证了这种个人自由博弈导致社会悲剧的必然性。

但 是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经验暗示希望还留在潘多拉的盒子里,除了经济理性之外还有文化理性,比如公共道德,也在影响着每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也许能够把人类 从狭隘的个人空间中拯救出来。虽然卡尔?马克思认为文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化的变化速率仍然是相对缓慢的,特别是对于个人 的生命尺度而言。这就意味着我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坐下来慢慢分析问题??每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应的行为特征所表现出的意识尺度,甚至尝试找出二者之间 的联系??而不必担心因时效性过期而失去意义。

其实,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意识尺度的差异性都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做一次环球旅行,你会发现各个文化地域的人对“我们”的理解有多大的不同。电影导演Martin ScorseseMy Voyage to Italy (1999) 中有关于意大利人的一段精彩陈诉:

“…the lesson of survival that was passed over for centuries and was carried over to the New World is a pretty brutal one, and that is: you think twice before you trust anybody outside your family. Think about it: your country, your homeland changes hand again and again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So, who can you trust? The Government? The Police? The Church? No. Only your family, only your own blood.”

我 想这段话也同样能够解释的彝族、苗族、塔吉克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一些独特的行为方式,比如彝族人的婚姻和苗族人的“死给”,在把家族而不是个人作为 基本意识单位的情况下,为了“我们”而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同理,由于不存在对社会的认识,国家的法律自然也就对很多少数民族缺乏效力,因为在他 们看来,那不是“我们”的法律。至于国人普遍的对于交通信号的勇敢的蔑视,大概也是对社会契约缺乏认同的体现。

相对应地,我也从书中读到了西班牙内战的国际纵队,从马格南图片社看到了法国学生的示威游行,同时还在与到处作国际志愿者的朋友交流信息。布什的反恐政策明确无误地标明了美国人对“我们”的注解,而“We are the world”的歌声则代表了另一种更广阔的意识尺度。在如此迥异的意识基础上,怎么可能期望产生出一致的行为准则呢?

如果你还觉得差异不够显著,那么这里有一个更极端一点儿的例子:UCLAJ. Heinlich教授曾经在1998年做过一次经典的“最后通牒游戏(UG)”实验(随机抽取受试者AB,试验者给A若干钱,A在从中抽出一定比例p支付给B,若B愿意接受这一分配则交易成功,否则两人都得不到任何报酬),但与以往所做过历次实验不同,这一次Heinlich选择了居住在秘鲁亚马孙雨林里Machiguenga人作为受试对象,试验结果与UCLA的学生所组成的对照组以及所有历史纪录相比都大相径庭。此前已经发表的一系列同类试验,无论是在美国和西欧,还是在南斯拉夫、以色列甚至是印度尼西亚的大学,都得出相对一致的结果,即A支付给B的比例p较高(接近50%),显然这是与经济学的预期相违背的(如果AB都是经济“理性”的,那么这个比例应该保持在一个仅仅略大于0的最低可能值才是合理的),试后调查显示,社会公平的意识从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有一部分是被迫的选择(因为B而不是A要求公平)。然而对Machiguenga人的试验结果则得出了一个明显低得多的分配比例(26%,看起来比都市人更“理性”),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显著的差异呢?Machiguenga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给出了一个答案:

Machiguenga人传统上以移动的单独家庭为单位散居于热带雨林之中,主要以采集渔猎为生,家庭经济独立,社会结构简单,合作与交换等活动也仅限于亲属之间。尽管近30年在政府和市场的引导下,Machiguenga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开始向农业过渡,居住方式也出现了约300人规模的小村舍,但仍保持着家庭之间的经济独立,几乎不存在公共财产,内部和对外的交流都十分有限。

这样的文化背景就意味着在Machiguenga人的基本意识中“我们”不会超出家庭的范围,根本不太可能考虑到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的存在,更不会有所谓社会的观念,也就更谈不到“公平”,所以在实验中做出这样的“理性”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 外,一个社会群体的意识尺度也应该是会随时间逐渐变化的。比如说中国的古人读书求功名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光耀门庭”,而这样的想法大概已经彻底从今天的 学生的脑海中消失了,因为由家谱所印证的中国千年的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已经瓦解,特别是在充分“现代化”的都市人群中,家族甚至是家庭观念的淡化更为彻 底。但与此同时,社会意识却没有及时地建立起来以弥补家族意识退位后留下的空缺,文化的真空状态暂时只能由个人主义来填补,所以才会出现中国现在所面临的 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生宿舍的马桶难题不过是一个极微小的缩影而已。我猜想如果现在在中国的城市里重复一下UG实验的话,国人的表现很可能会像Machiguenga人一样充满理性。

既 然意识尺度的差异对行为决策会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这种差异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而文化又对塑造意识的关键因素,所以要解决社会问 题,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的不平衡局面必须改变。对于中国的现状,经济上在很多地区已经充分地市场化、社会化甚至已经开始国际化,而相应的文化仍然处于缺 位的状态,这种缺失可能直接导致了意识尺度的错位,也会严重限制社会的健康发展,GDP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重新认识“我们”和我们的社会,尽管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无疑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似乎也别无选择。

No comments: